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据有关统计,截至11月24日,年内有800家上市公司获得重要股东增持,合计增持1158.21亿元,同比增长44.69%。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传递给市场的往往都是积极信号,它是重要股东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的一种表现。如果重要股东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那么等待市场的就不是重要股东增持,而是重要股东减持。
其实,今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传递给市场的信号显然更加积极。毕竟今年A股市场的行情总体表现为上涨的态势。实际上,在行情上涨的时候,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不愿意增持股份的。毕竟,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其实是响应管理层的号召,在股市下跌时增持股份,是基于维护股价稳定的需要。而且在股价下跌时增持,增持的价格也可以更低一些。
而股价上涨,市场上也就没有了维稳的需求,此时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就缺少了增持的动力。更何况,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上涨时,一些大股东考虑得更多的是减持事宜。也正因如此,在今年市场行情上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持就显得越发珍贵,它不仅可以给市场传递信心,而且还直接成为股市上涨的推动力。并且在行情上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增持股份,这也意味着该股东至少在6个月的时间内不会减持股票,因此,行情上涨时重要股东增持的意义,较之于行情下跌时重要股东的增持,丝毫都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在今年股市行情上涨的背景下,有不少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还能增持股份,这与两方面政策的推动有关。一方面是为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央行在去年10月创设了回购增持贷新政,上市公司大股东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用于增持股票。另一方面是继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经营业绩考核之后,今年以来,部分地方国资委出台文件,将市值管理纳入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于是,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一些国资公司的大股东在今年的行情中纷纷增持股票。
正是基于上述两点,所以今年以来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很多都烙上了这两项政策的印记。比如,在今年以来获得增持的800家公司中,有197家公司的股东使用贷款资金实施了增持,占比约四分之一。又比如,今年以来截至11月24日,87家中央国有企业获得重要股东增持381.84亿元,同比增长129.53%;190家地方国有企业获得重要股东增持366.04亿元,同比增长66.79%。二者合计,国有上市公司获得重要股东增持747.88亿元,同比增长93.84%。
不过,尽管今年以来在政策的支持下,重要股东的增持取得了同比增长44.69%的较好表现,但与重要股东的减持相比,这个增持力度显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数据显示,“9.24行情”一周年之际,也即从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2日,A股有2222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3318亿元。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A股共有1979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计划,涉及 3597人次,预计减持金额超3800亿元。很显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规模,远远超过了重要股东增持规模,这成为A股行情向上发展的重要阻力。
也正因如此,尽管今年一些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股份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总体来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增大,并且一直增大到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持金额不低于重要股东的减持金额,如此一来,重要股东的增减持就可以形成对冲,而不会因为减持从市场上抽血,从而保证市场自身的正常运行。
而在加大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力度的同时,尤其期待非国资公司的重要股东加入到股份增持中来。因为这些公司的重要股东通常都是市场上减持的主力军,这些减持的主力军能够成为增持的主力军股票小额配资,这不仅直接削弱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力量,同时还直接增强了市场多头的力量,这是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的,并成为推动行情向上发展的重要力量。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